首页»养牛技术



牛羊普壮|肉牛催肥剂|肉牛饲料添加剂
相关文章

我国肉牛养殖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比较

2020-01-151468
第一,资源创新利用、育种水平差距极大。我国资源丰富,但利用不够,据研究表明,我国目前保存有大量的黄牛品种资源,全球54个黄牛品种的资源材料保存量,我国居世界第一位,但这些牛种资源一直都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只是被动地保护,长此下来,这些丰富的资源反而越保越少,根据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数据,我国目前黄牛品种资源损失严重,1种已经灭绝(荡脚牛)、1种濒临灭绝(樟木牛),5种濒危(独龙牛、阿沛甲咂牛、三江牛、阿勒泰白头牛、舟山牛),2种牦牛濒危〔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建国后,由于我国本国育种技术不发达,我国肉牛育种的主流思想是引进国外肉牛品种,直至退化不能育种,长久以来我国缺乏自己独立的育种体系,至今还没有走出引种一退化一再引种的恶性循环,目前相关部门虽然也支持黄牛品种选育,但远远不及“引种”的支持力度,由此,我国种牛产业基本己被国外所掌控。同时我国畜牧行业之间不平衡的支持政策,导致肉牛研究资源(人才、设备、设施、场地)严重流失,投入与支撑力度不够导致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基础非常薄弱,总体水平比美、加、日、法、德、澳等国家落后40至60年。其中在品种自主专用、泛用肉牛品种、种质提高、后裔测定、商品品质的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差距极大。发达国家在种质资源、品种选育与提高的研发上分工明确,相互衔接。我国搞肉牛育种的科研、教学、资质企业不超过100家(从事种牛和精液营销的不超过50家),但都奄奄一息,能够维持已是奢望。

第二,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缓慢。我国的肉牛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技术相当落后,科技投入低,人才、设备差.这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而发达国家肉牛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已达到标准化、精准化水平,这些国家的研究者们不但对肉牛饲料原料资源及其各种营养价值了如指掌,而且还根据肉牛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所需的营养物质制定一系列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系统,并在此之下建立起支撑产业发展的肉牛饲养标准和技术体系,形成了相当规范、完善的产业技术标准和评价系统,极好地促进了肉牛产业所需的饲料及营养调控技术的发展。而我国对肉牛饲养的饲料及其营养价值了解程度不够,目前还没有针对肉牛饲料原料进行资源普查,也没有对这些饲料资源进行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估,在饲养管理方面也没有专业研究,尚处于由耕牛饲养向肉牛饲养过渡、参考农民饲养,以总结改进农民饲养经验为主,在饲料调制上也没有深入研究,处于模仿奶牛或者“有啥啥”、“琢磨着喂”的水平,在饲料营养价值评价和饲养标准制定研究上尚没有形成“人、材〔饲料、牛种)、需(产业)”的整体连动系统,沿用国外模型或估算大部分参数,或者直接照搬国外经验,落后先进国家30-40年。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肉牛产业是在分散的千家万户饲养母牛基础上建立的;二是肉牛产业资金、人才、技术流失,对饲养管理技术、饲料营养价值参数和饲养标准研究缺乏长期、连续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三.我国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在政治、产业、科研等政策上缺乏针对肉牛这个独特产业给予战略性的长期重视和指导。因此,我国应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并投入一定资金,设立若干根据品种、气候特点的肉牛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技术的基础性研究重大课题,对肉牛饲养管理方面进行技术突破。

第三,肉牛兽医医疗技术研究创新能力不够。我国的肉牛兽医医疗技术体系没有原始创新能力。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外肉牛兽医及其医疗服务体系包含庞大、精干的科技研究队伍、先进的研究设施与设备、高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在产业上技术研发与普及实验据点均按需布局,同时形成了各级的完善的服务与研究体系,层次分明、疫病预防能力强、用药少、疗效好、治愈率高、副作用少、信息共享面广。而我国肉牛产业几乎没有原创性自主预防能力、栏舍旁快速诊治技术也相当缺乏,更没有针对我国肉牛疾病的先驱性技术研发与储备,目前“兽医”系统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上报疫情和扑杀,许多兽医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结构和科学的医疗方法,按部就班地工作,对肉牛进行批量治疗,整个肉牛产业医疗服务水平较低,防疫检疫制度不完善。有些地方于“平时不设防、有病缺兽医”、“病重乱用药”、“治不好就卖肉”的混乱状态,这不仅影响着肉牛疾病的防疫,影响着牛肉质量的提高,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带来较大的影响。据专家推算,我国达到发达国家的肉牛兽医医疗体系的研发水平至少需要40年以上,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的资金投入大,人才投入广,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服务到位,实验设备先进对肉牛疫病的发生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对疾病的规律研究、防治技术的研发普及与服务方面有完善立法保障和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而我国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项目支持,科技人员缺乏系统性长期积累,科技研发能力,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明显不足为此,国家重视肉牛这个特别的产业,应加人国外先进诊疗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启动先进实用技术不同层次兽医技术培训工程

第四,牛舍设计与粪污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进展缓慢。随着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我国肉牛存栏量的增加,肉牛饲养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牛舍的设计与粪便废弃物的控制己经成为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我国还十分薄弱,几乎为空白。长久以来我国肉牛养殖均为原始的,小规模的饲养,肉牛养殖多数为农户散养,牛舍基本都是农户随意搭建的临时牛棚或者废旧房子,牛舍在设计建造上几乎没有科学的标准和相应的设施,规模稍大一些的肉牛养殖场由于资金缺乏、技术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少对牛舍进行专业的设计,特别是粪尿排放设施配备方面也很简陋。为此,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立专项经费,引进、消化和集成的肉牛场设计和粪污控制,在全国推广与示范,从环境与生态安全上为肉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莫定基础。

第五,技术培训与服务网络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国肉牛产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体系应用较少,经验告诉我们,任何高新技术的应用,多离不开推广,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肉牛技术扩散与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通过立法建立层次分明的技术培训、推广、服务、信息反馈网络,形成科研与推广联动来提高生产力。我国肉牛繁育饲养的科研机构数量少,资金技术薄弱,研发能力不强,更重要的是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推广服务机构的力量和规模较小,效率低下,个别技术推广服务站形同虚设,在科研单位与农户(场)之间形成了有形无实的断层。例如,人工授精技术己十分成熟且可普及推广,但因推广队伍数量不够,文化层次不高、素质较低,推广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该项技术服务不到位,大多数肉牛养殖户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导致肉牛繁育时受胎率低、子宫炎症率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胚胎移植技术在发达国家作为常规技术发挥着巨大的威力,该项技术在我国也早有研究,我国相当多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均有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基本尚未引入到生产实践中。为此,建议国家设立专项经费,在全国肉牛主产区,启动肉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加大肉牛养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推广与普及,并建立与我国肉牛产业相适应的服务网络。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是支撑中国肉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农业生产的高效以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与运用.尤其是运用。例如,农业资源贫乏的国家荷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研究与推广服务,在养牛业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在牛肉产量以及饲料转化率上均处于世界最高的水平之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