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栏结构:当前出栏主体为 2024 年补栏羔羊,导致 30-50 公斤中规格活羊供应过剩;50 公斤以上大体重羊因养殖户压栏惜售出现阶段性短缺,形成 “大小羊价背离”。(二)需求端:南北分化与替代效应
- 北方需求:受生猪、鸡肉低价冲击,家庭羊肉采购量下降 5%,石家庄、郑州等地超市羊肉促销价低至 52 元 / 公斤,仍难提振销量。
- 南方需求:季节性餐饮需求升温,广东预制菜企业羊肉采购量增长 10%;高端品类需求稳定,有机羊肉、羔羊肉溢价率达 25%。
(三)成本与政策端:双重影响行业格局
- 成本层面:肉羊养殖成本达 26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15%;北方规模场普遍面临成本倒挂,南方因秸秆、甘蔗尾等本地饲料资源丰富,亏损面仅为 5%。
- 政策层面:各地取消禁养区、放宽养殖用地审批,2025 年新增养殖户数量同比增长 20%,加剧产能恢复预期。
四、市场走势展望与行业建议
(一)短期走势(节后两周)
- 北方市场:需消化集中出栏的中规格肉羊,价格或有 1-2 元 / 公斤回调空间。
- 南方市场:受腌腊季预期支撑,价格跌幅有限,优质产区或逆势微涨。
- 终端市场:屠宰企业库存处于年内低位,热鲜羊肉批发价波动幅度小于活羊市场,维持 28-32 元 / 公斤。
(二)中长期趋势(2026 年及以后)
随着能繁母羊产能持续释放,2026 年活羊供应将进入阶段性宽松期,但高品质肉羊仍将维持溢价。行业建议如下:
- 养殖户:优化品种结构,扩大萨福克、杜泊等良种占比;错峰出栏,规避春节前集中上市;探索 “养殖 + 加工” 模式,提升附加值。
- 屠宰加工企业:趁当前价格回调期增加冻品储备,布局元旦、春节市场。
结语
2025 年 10 月活羊市场呈现 “产能恢复与消费升级博弈” 特征,区域分化、品种差异显著,行业正逐步向 “优质优价” 转型。从业者需精准把握市场节奏,强化精细化管理,以应对周期波动。
为食者造福,为养者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