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一边产能过剩,一边全世界找驴,“驴荒”背后隐藏哪些突围密码

2025-10-04296
2025年下半年,中国养殖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猪价格跌入“6元时代”,黄羽肉鸡养殖成本倒挂,超过60%的养殖户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惨”的困境。这场过剩危机源于产能过剩、成本飙升、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将深入分析养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养殖户走出困境。


产能过剩:养殖户的“噩梦”

当前,养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猪产能过剩: 能繁母猪存栏量超出正常保有量3.7%。
黄羽肉鸡产能过剩: 在产祖代存栏量较合理水平高出11.7%。
市场供大于求: 市场上供远大于求,价格自然受到严重打压,养殖户陷入亏损困境。

产能过剩的根源

养殖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盲目扩张: 一些养殖企业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技术落后: 一些养殖户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成本高昂。
管理粗放: 一些养殖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市场调控+技术创新

为了解决养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调控: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市场调控,杜绝资本盲目扩张,淘汰落后产能,保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技术创新: 鼓励养殖户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管理模式创新: 引导养殖企业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支撑: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生猪价格暴跌: 生猪价格跌入“6元时代”,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阶段性新低。
黄羽肉鸡亏损: 黄羽肉鸡养殖成本倒挂0.84元/公斤,头均亏损扩大至3-5元。
养殖户亏损: 超过60%的养殖户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惨”的困境。

结语:转型升级,走出困境

养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通过市场调控、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养殖行业才能实现转型升级,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食者造福,为养者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