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分娩前数天至数周):生理准备期 - 以“乳房肿胀”为主导
这是分娩准备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身体内部的生理和解剖学变化。
- 核心迹象: 乳房开始发育并逐渐肿胀。 这个过程从分娩前两周左右就可能开始 ,并在最后10天内变得显著,乳房充满初乳,乳头坚实 。
- 伴随迹象: 在此阶段后期(分娩前几天),其他生理变化也开始显现,例如外阴部(阴唇)开始轻微肿胀、松软,皮肤皱襞展开 以及骨盆韧带开始松弛,导致尾根两侧及肷窝出现松软或塌陷 。
第二阶段(分娩前约24-48小时):行为与生理变化并行期 - 以“离群独处”为标志
当生理准备接近完成时,母羊的行为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 核心迹象: 母羊开始表现出离群倾向,主动寻找安静、隐蔽的角落 。 有明确的研究指出,这种自我隔离行为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小时 。
- 伴随迹象: 在此阶段,第一阶段的生理变化会进一步加剧。 乳房肿胀达到顶峰,外阴部肿胀更加明显,并可能流出粘液 。 部分母羊的食欲可能开始减退 并且体温可能出现约0.5℃的轻微下降 。
第三阶段(分娩前数小时,通常为2-12小时):急性行为表现期- 以“焦躁不安”为高潮
这是分娩前的最后冲刺阶段,母羊的行为表现最为激烈,预示着产程即将正式开始。
- 核心迹象: 焦躁不安达到顶峰。 母羊会表现出频繁起卧、前蹄刨地、回头看腹部、鸣叫、跺脚等一系列不安行为 。 这些行为是子宫收缩带来的疼痛和不适的直接反应。
- 伴随迹象: 在此阶段,母羊通常会完全停止进食和反刍 。 排尿次数显著增多 。 随着宫缩加强,母羊会开始出现努责(腹部用力)的动作,这是即将进入分娩(胎儿产出期)的信号 。
迹象出现顺序总结与可视化
时间阶段 | 主要核心迹象 | 其他重要伴随迹象 |
第一阶段 (产前数天至数周) | 乳房逐渐肿胀 (最早、最持久的信号) | 外阴部开始肿胀、骨盆韧带开始松弛 |
第二阶段 (产前约24-48小时) | 离群独处 (行为变化的开始) | 乳房和外阴部肿胀加剧、体温可能下降、食欲减退 |
第三阶段 (产前数小时) | 焦躁不安达到顶峰 (分娩的直接前兆) | 完全拒食、停止反刍、频繁排尿、出现努责 |
为食者造福,为养者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