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羊技术



4%肉羊预混料
相关文章

绵羊衣原体性流产的诊治

2016-03-0816759

绵羊衣原体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或用患病公羊的精液人工授精感染;蜱螨等吸血昆虫叮咬也可能传播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在青海湖乡同宝村牧民饲养的580只繁殖母绵羊群中部分怀孕母羊发生流产产死胎产弱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在临产的1个月内共发病97只,发病率为18%本次在3龄2胎次中发病率高,但以纯种绵羊为甚经流行病学临

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初步确诊为该乡牧户饲养的绵羊群中流行的疫病病原为鹦鹉热衣原体。

1、病原学诊断

流产亲衣原体,旧称鹦鹉热衣原体属衣原体科亲衣原体属直径为0.2纳米,革兰氏染色阴性鹦鹉热亲衣原体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7C下可以长期保存对四环素族红霉素等敏感2%的来苏水溶液5min能将其灭活。

2、流行病学诊断

流产亲衣原体的动物感染谱非常广泛,现已查明可以感染17种哺乳动物和140多种禽类本病原体的宿主特异性比较小,同一菌株往往可以引起多种动物的不同疾病在家畜可引起羊猪牛的流产肺炎关节炎眼结膜炎;牛的脑脊髓炎肠炎;马和猫的肺炎等病原在牛羊之间禽类之间可以互相传染,衣原体大多数来源于鸟类和家禽,禽源菌株对人的传染性比较强,但在其他哺乳动物衣原体病中不一定起重要作用,病畜和隐性感染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流产胎儿等排出体外,污染饲草,饲料及饮水等,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交配而传播,从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公羊的泌尿生殖系统及精液中可分离出衣原体。本病主要发生于分娩和流产的时候,在怀孕的30~120d的感染母羊可导致胎盘炎胎儿损害和流产,对于羔羊未妊娠母羊和妊娠后期(分娩前一个月)的母羊感染后,呈隐性感染,直到下一次妊娠时发生流产不同品种的成年母羊均可发病,尤以两岁母羊发病最多易感羊与流产母羊接触后,到下一个产羔期其流产率最高,密集饲养的羊发病率高于草原粗放的羊。

3、症状学诊断

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绵羊山羊,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3.1 流产型 流产通常发生于妊娠的中后期,主要表现为流产死产或产出弱羔羊流产后往往胎衣滞留流产羊胎盘子叶增厚出血并混有淡黄色渗出物。

3.2关节炎型 主要发生于羔羊感染羔羊,病初体温高达41~42C°食欲减退,掉群,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一肢或四肢跛行有些羔羊同时发生结膜炎,发病率高。

3.3 结膜炎型 主要发生于绵羊,特别是肥育羔和哺乳羔病羔眼结膜充血水肿,大量流泪,随后角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混浊溃疡或穿孔在本病羊群中,可见公羊患有睾丸炎附睾炎等疾病临床上注意与布氏杆菌病弯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等进行区别诊断,须根据病原体检查和血清学试验鉴别之。

4、病理剖检变化

流产胎衣水肿血染子叶黑红呈黏土色,周围有棕红色渗出物;流产胎儿的肝脏充血肿胀,有的在其表面呈现很多白色针尖大的病灶;绒毛膜由于水肿而整个或部分增厚腹腔积液,血管充血;气管黏膜充血,有散在性出血点;皮肤皮下胸腺及淋巴结等处有点状出血水肿,尤以脐部鼠蹊部背部和脑后为重。

5、实验室检验

5.1 采取流产母羊的胎衣和死亡胎儿的脾肝等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姬姆萨氏染色镜检,镜下有多量紫红色针尖大小疑似衣原体原生颗粒;将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鲜血琼脂S.S.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后未见细菌生长。

5.2 无菌取病羊血液15份,分离血清,进行衣原体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经IHA试验检验,血凝效价均在1:64以上,结果判定为阳性。

6、原因分析

引发本起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1)防疫意识不强,疫情观念淡化在不了解疫情动态的情况下,随意从外地羊贩子手中购买羊只,购进羊后又没采取隔离观察饲养等措施,直接与本家的羊群合群饲养,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2)饲养管理不科学,羊群整体抗病力下降本地存在多群羊混群共牧和饮用一处水源的习惯,增加了疫病传染机会,此外,饲喂粗放,饲料单一,对引发本病有必然的联系;(3)清洁卫生消毒灭源意识差本地不善于对羊舍周围环境及用具的经常性清洁消毒和病死动物的深埋处理工作;(4)多年未发生较大的疫情,逐渐对防疫灭病工作产生了麻痹松懈思想。

7、防治措施

7.1 将流产病羊及时隔离饲养,对流产胎衣死胎及分泌物粪尿等深埋处理,羊舍场地及被污染的环境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1次/d,连用7d,对同群未发病的羊和周围受威胁的羊群用羊衣原体弱毒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7.2 对病羊和未发病的羊用0.05%四环素粉混拌饲料中饲喂,进行预防或治疗,连用14d经采取上述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0